生活樂趣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問:「三世十方諸佛出自於一心」,是否除了釋迦牟尼佛,心外無佛?

向下

問:「三世十方諸佛出自於一心」,是否除了釋迦牟尼佛,心外無佛? Empty 問:「三世十方諸佛出自於一心」,是否除了釋迦牟尼佛,心外無佛?

發表  Admin 周六 6月 13, 2015 3:52 pm

問:「三世十方諸佛出自於一心」,是否除了釋迦牟尼佛,心外無佛?

答:所謂「一心念佛」,就是「念出心中佛」《大日經》:三世十方諸佛安住於內心。所以從心著手,自觀內證達到解脫涅槃。


問:「空即色」和「空中無色」意思有何不同?

答:「空即色」和「色即空」只有到阿羅漢的境界;「空中無色」是菩薩的境界了。「空中無色」就是說實相中沒有分別了,進入實相就不必十二處、十八界,都不用分別了。一切緣起性空,自然不會生煩惱。


問:何謂「四句法」?從哪裏來的?

答:我空、法空,一切法都空,所以,《中論‧觀法品》「四句法」來襯托表明實相。(1)第一:實;第二:非;第三:是實也是非;第四:非實非非實──「肯定、否定、綜合、超越」稱為「四句法」。

(2)從《中阿含經》〈箭喻經〉:有一個曼童子,他問釋迦佛:「釋迦佛滅渡後是存在或不存在?或者存在,也不存在?還是不存在,又非非存在?」如此衍生出這些「四句法」。釋迦佛沉默,「沉默」就是「入空」了──沉默象徵「空」,影響到維摩詰的「沉默」。「沉默」是從《無有歌》、從《梨具吠陀》來的。佛教可以說大多數是從印度《吠陀經》提煉出來的。原始佛教,巴利文寫的《阿含經》最純正啦!因為巴利文是釋迦佛的母語。


問:「以無所得故…心無罣礙,無罣礙,故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。」為什麼?

答:有的人快到一百歲,“我快要死了,如何、如何…”會先煩惱於前。《心經》說的,是針對生死輪迴,對生死無有恐怖了!本體顯發之後,有波羅蜜多了,你就會常常出離,每天過著自由自在的日子,宛如空性一般,你也會變化,樂在其中,都活在實相中「到彼岸」了,沒煩惱了。一百歲你就心無罣礙、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《心經》說的就是這些意思。有一天肉體一百歲,死亡之後就像這樣出離出去,能穿梭於一切世間,不再輪迴,永生就是這樣。


摘自 ─ 本尊道





Admin
Admin

文章數 : 3550
注冊日期 : 2012-05-08

http://ccc2012.888bbs.tw

回頂端 向下

回頂端


 
這個論壇的權限:
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