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樂趣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【奧修】我怎麼才能成為自己的光?

向下

【奧修】我怎麼才能成為自己的光? Empty 【奧修】我怎麼才能成為自己的光?

發表  Admin 周日 8月 02, 2015 9:45 pm

Shraddho Yannis,這是佛陀最後的話,是他給門徒的遺言:「你是自己的光(Be a light unto yourself)。」但當他說「你是自己的光」,他並不是說成為你自己的光(become a light unto yourself)。


成為是一個過程,「是」是一種發現。種子只是看上去變成了樹,那是一種表象。種子內在已經有樹了,那是它的本質。種子不是變成花朵。花朵是隱性的,現在它們顯露出來。它不是一個成為的問題,否則一顆鵝卵石應該能夠變成一朵花。但那不會發生。一塊岩石不可能變成一朵玫瑰;那不會發生,因為岩石沒有成為一朵玫瑰的潛力。種子通過在泥土裡死亡發現自己:它脫掉外殼,內在的真實就展現出來。


人類是種子狀態的光。你們已經是佛了。不是你們必須成佛,它不是一個學習或達成的問題,它只是一個認出來的問題—它是一個進入自己內在去看那裡有什麼的問題。它是自我發現。


Yannis,你不是要成為自己的光,它已經如此。但是你們不往內走,你們的整個旅程是向外的。我們長大的方式讓我們都變得向外。我們的眼睛聚焦在外面,我們一直在尋找與搜索某個「那裡的」目標,遙不可及。目標越遙遠,就越能引發自我的興趣。它越困難,就顯得越有吸引力。自我通過挑戰存在;它希望證明自己。它對簡單不感興趣,它對平凡不感興趣,它對自然不感興趣,它對某些完全相反的東西感興趣。它的慾望在於不同尋常。真實非常平凡,非常普通。


真實不在彼時彼地,而在此時此地;真實不在外面,而在你存在最內在的聖境(sanctum)。你只要閉上雙眼,往內看。


一開始它是困難的,因為眼睛只知道往外看。它們對往外看習以為常,當你閉上它們,它們還是繼續往外看—它們開始做夢,開始想像。這些夢想都是外在的投射。所以你只是看上去閉著眼睛,你的眼睛還是對外在世界敞開,你沒有處於內在。事實上,每個靜心者都會碰到這種奇怪的現象:每當你閉上雙眼,你的頭腦就變得更不安,你的頭腦就更加瘋狂。它開始瘋狂地喋喋不休:各種有關的、無關的思想在你的存在裡縱橫交錯。當你往外看,它從來不會這樣。你自然變得疲憊,你自然認為最好還是被某些事情、某些工作所佔據,而不要閉上眼睛靜靜地坐著,因為似乎除了一系列漫長的思想、慾望、記憶經過,什麼也沒有發生。它們不斷出現,無窮無盡。


不過這只是在一開始。只要有點耐心,只要多點等待…如果你繼續看,繼續靜靜地觀察這些念頭,不帶評判,沒有敵意,甚至沒有停止它們的慾望—彷彿你不關心它們—漠不關心…就像一個人觀看路上的交通狀況,就像一個人觀看天上的雲朵,或者是一個人觀看河水流過,你只是觀察你的念頭。你不是那些念頭,你是觀察者,記住「我是觀察者,而不是觀察對像(the watched)。」你不可能被觀察,你不可能成為你自身主體性的對象(the object of your own subjectivity)。你是你的主體性,你是觀照者,你是意識。記住這一點…這要花點時間,慢慢地,舊習慣逐漸消亡了。它很難消亡,但它一定會消亡。等這種川流不息停下的那天,突然之間你就充滿了光明。你一直都充滿光明,只是這些思想不讓你看到你的實相(that which you are)。


當所有的客體消失,沒有什麼可以觀看,你就第一次認出了自己。你第一次認識了自己。


它不是成為,它是對本質的發現。頭腦思想的外殼脫落了,你發現了你的花朵,你發現了你的芬芳。這種芬芳就是自由。所以,Yannis,不要問:「我怎麼才能成為自己的光?」你已經是自己的光了,只不過你沒有意識到這一點。你忘記了它—你必須發現它。發現的方法不難,非常簡單:一個簡單的觀察你念頭的過程。


為了協助這個過程,你也可以先觀察別的事物,因為觀察的過程是一樣的。你觀察什麼是無關緊要的。無論觀察什麼你都是在學習觀察。聽小鳥鳴叫也是一樣的。有朝一日你將能夠傾聽你自己的思想。小鳥要稍微遠一點,你的念頭要更近一點。在秋天,觀察枯葉從樹上飄落。任何東西都行,都有助於你進行觀察。行走就觀察你的行走。


佛陀曾對他的弟子說:走每一步都要留心。他曾說:觀察你的呼吸。那是最重要的觀察練習之一,因為不論你身在何處,呼吸一天24小時都不間斷。小鳥也許有一天叫,有一天不叫,但呼吸一直都在。行走坐臥,它一直都在。不斷地觀察呼吸的進出。


觀察呼吸不是要點,要點在於學習如何觀察。

去河邊觀察河流。坐在市場裡觀察人們經過。觀察任何事物,只要記住你是觀察者。不要評判,不要當法官。一旦你開始評判,你就忘記了你是個觀察者,你變得涉入其中,你採取了立場,你做了選擇:「我贊同這種思想,我反對那種思想。」一旦你選擇,你就變得認同。觀照(Watchfulness)就是一種摧毀所有認同的方法。所以葛吉夫稱他的方法為「不認同(nonidentification)」。它是一樣的,只是他的語言不同。


不要將你自己認同於任何東西,慢慢地一個人就學會了觀照的終極藝術。那就是靜心的全部。通過靜心,一個人發現了自己的光。你可以稱那種光為靈魂,你的自己,你的上帝—隨便你取什麼名字—你也可以只是保持沉默,因為它沒有名字。它是一種無名的體驗,無與倫比的美麗、狂喜,完全寧靜,但它帶給你不朽的味道,永恆的味道,超越死亡的味道。


摘自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a46bc7ca0101hed4.html


Admin
Admin

文章數 : 3556
注冊日期 : 2012-05-08

http://ccc2012.888bbs.tw

回頂端 向下

回頂端


 
這個論壇的權限:
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